12月2日,第九届健康中国论坛(2016年度)在北京隆重举行。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刘晓峰,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贺胜、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孙咸泽、人民日报社副社长张建星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人民日报社、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食药监总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工民主党中央等部委领导以及院士专家、医院院长、顶级学者、产业代表及主流媒体等700余人出席了论坛。
本届论坛主题是“大健康·大融合·大发展”,打造16万亿大健康产业发展格局、建设大健康与大部制体系和引领全球健康服务业发展趋势,成为本次论坛中的热点议题。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16万亿。“在未来8~16万亿健康产业的规模构成中,占比最大、最核心的仍是医疗服务和药品行业。”在此次论坛中,科技部战略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宏广教授对《纲要》中的“16万亿”做了深度解读,他分析认为,医疗器械、保健品、健康管理、养老养生将占据一部分市场比例,其中养老养生产业已成新业态,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达2万亿元。此外,未来医疗旅游和医疗保险市场规模也会逐渐扩大。
在对2016年1月-6月各行业增长率和利润率数据分析显示,健康产业是目前增速最快、效益最高的行业,具有利润高、速度快、潜力大的特点,是未来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使中国创造加速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维度,王宏广教授说,产业界应该把握住这样的历史机遇。
在16万亿的巨大市场前景下,未来新的发展模式一定是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教授指出,实施大健康战略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缺乏全面健康治理的组织体系、决策平台、协调机构。缺乏互联互通的健康信息系统,健康信息无法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持。目前亟需建立统一领导、职能明晰、监督独立、多方参与、精简高效的大健康管理和监督体系
“这一体系的目标框架将是,由一个国家健康委员会进行整体的管理监督,由食品药品、医疗卫生服务和社会医疗保险三大分支管理监督体系并行的健康大部制体系,”李玲教授说。
药品行业是大健康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在本次论坛上,国家药品审评中心主任许嘉齐对药品审评政策进行了深度解读,分析如何从积压到机遇,推动药品创新升级和大健康产业发展。
许嘉齐主任详细介绍了加快推进审评制度体系建设具体工作方法和公平透明的制度保障。比如形成以临床审评人员为核心,药理、毒理、药学、统计等多专业审评人员共同组成的适应症审评团队;探索对药品技术审评中的重大争议、重大疑难及特殊技术问题专家咨询或公开论证的解决机制;对创新药、儿童用药、临床亟需药、专利过期药和国内“首仿”药等实行优先审评。目前已发布9批、146个品种优先审评目录,有效保障公众临床用药需求。他表示将在2018年实现各类注册申请按时限审评,初步形成科学高效的审评体系。
此外,论坛还设有 医疗创新、文化养老、慢病防控、健康社区、医院发展、人民健康等14个主题单元,与会专家围绕国家战略、医药政策、分级诊疗、医院发展、慢病防控、健康社区、养老产业、健康管理等重大议题进行讨论。
秉持媒体立场、社会责任、健康促进的宗旨,本届健康中国论坛同时发布了“慈铭杯·第九届(2016年度)中国十大健康新闻”,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广东伤医案、魏则西事件获选。这一评选结果经百家全国专业类媒体社长、总编辑联袂推选,广泛征询国家相关部门专家意见,结合今日头条大数据排名得出。大会同时发布了 “十大年度人物”、“十大公益榜样”、“十大健康风尚人物”等公益奖项。
在这次论坛上,人民日报报系正式推出医疗服务类APP“人民好医生”,加入到国内医疗服务市场的激烈战局中。未来这一APP手机软件将进一步服务公众的健康医疗需求,提供最权威的科学健康信息指引。
健康中国论坛一年一度,已成功举办八届。本次论坛由人民日报社、农工民主党中央、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共同指导,清华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北京大学医学文化与健康传播中心、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